您的位置:首页 >教学与科研>详细内容

【扩招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06-19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
澳门国际娱乐十大网站
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
专业名称及代码

专业名称: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

专业代码:560702

入学要求

应往届高中(中职)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(初中毕业满三年)的退役军人、下岗失业人员、企事业单位职工、农民工、新型职业农民等。

修业年限

三年。

职业面向

表1  职业面向一览表

所属专业
大类

(代码)

所属专业类

(代码)

对应
行业

(代码)

主要职业类别

(代码)

主要岗位类别

(或技术领域)

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

装备制造大类(56)

汽车制

(5607)

汽车制

C36

汽车修理与维护

O81

6-22-02汽车整车制造人员

4-12-01汽车维修技术服务人员

 

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

汽车机电维修

服务顾问

机动车检测工

汽车维修工

、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

(一)培养目标

培养思想政治坚定、德技并修、全面发展,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,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,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,面向生产、服务、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热心从事汽车检测、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(二)培养规格

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培养技能为核心,以就业创业为目标,根据市场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的要求,遵循“理论知识适度、实践技能突出、创新创业能力优先”的原则,形成合理的素质、知识、能力结构(见附表2)

表2  素质、知识、能力结构分解表

名称

主要内容

主要实现途径

素质结构

思想素质

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

◆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、国家认同感、中华民族自豪感;

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,崇尚宪法、遵守法律、遵规守纪;

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,崇德向善、诚实守信、爱岗敬业。
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形势与政策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、党史国史及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等。

文化素质

◆具有一定的语文、信息技术等文化素质;

◆具有一定的美育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素质;

◆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、法律法规等社会素质。

大学语文、美育、中国传统文化等。

职业素质

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、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,勇于奋斗、乐观向上;

◆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,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;

◆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、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,与社会、自然和谐共处;

◆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、绿色环保意识、安全意识、信息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;

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感受美、表现美、鉴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,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。

职业素质养成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、创新创业教育(专业导论)、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、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、大学生安全文化、美育、专业课教学、集中实训、职业技能鉴定、创新创业训练、跟岗实习、顶岗实习、毕业教育等。

身心素质

◆具有一定的体育健康、心理卫生、军事理论等基本素质;

◆具有健康的体魄、健全的心理和人格,达到国家规定的高职学校学生体育锻炼、军事训练和心理健康合格标准;

◆具有良好的健身技能、生活行为习惯和心理调节能力。

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、体育与健康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军事理论以及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等。

知识结构

通用知识

◆掌握必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基本知识;

◆掌握必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、党史国史及、形势与政策等基本知识;

◆掌握必备的大学语文、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;

◆掌握必备的美育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大学生安全文化等基本知识。
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、形势与政策、党史国史、大学语文、信息技术、美育、中国传统文化、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、大学生安全文化等。

专业知识

熟悉汽车材料;

掌握液压与气动知识;

熟悉机械基础知识;

掌握汽车基本理论知识;

掌握发动机构造基本知识;

掌握汽车底盘构造基本知识;

掌握汽车电器基本知识;

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基本知识;

掌握新能源汽车基本知识;

掌握汽车检测基本知识;

掌握汽车故障诊断基本知识;

掌握汽车保养与维护基本知识;

掌握汽车美容与装潢基本知识;

了解汽车文化。

汽车材料、液压与气动技术、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技术、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、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技术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、新能源汽车技术、汽车检测技术、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、汽车保养与维护、汽车美容及装潢、汽车文化、企业经营与管理、创新创业。

力结构

基础能力

◆具备较高的思政素养和政治鉴别能力;

◆具备较好的体育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;

◆具备较好的文字写作及口语表达能力;

◆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能力;

◆具备较好的审美鉴赏和社规交往能力

◆具备较好的法律意识和安全保护能力。
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形势与政策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、形势与政策、体育与健康、大学语文、信息技术、美育、公共关系与人际交往能力、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、大学生安全文化等。

专业能力

具备汽车保养能力;

◆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

◆具备汽车发动机维修能力

◆具备汽车底盘维修能力

◆具备汽车电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

◆具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能力

◆具备汽车美容与装潢能力

◆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

◆具备汽车驾驶能力

 

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技术、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、汽车电器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、新能源汽车技术、汽车检测技术、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、汽车保养与维护、汽车美容及装潢、汽车文化、企业经营与管理、汽车拆装实训、汽车保养实训、汽车维修实训、汽车驾驶学习、顶岗实习。

综合能力

◆具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推广能力;

◆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;

◆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文修养能力;

◆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能力;

◆具有较好的学习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;

◆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。

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、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锻炼、大学生文艺体育竞赛以及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等活动。

六、课程设置及要求

本专业集中学习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,其中公共基础课程设必修课5门,限定选修课2门;专业课程按照相应职业岗位(群)的能力要求,设专业基础课2门,专业核心课7门,专业选修课2,现代学徒制(订单班)企业定制课2门。实践教学分为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。

(一)公共基础课程

1.必修课

(1)思想政治理论  主要学习大学生思想品德与修养、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、人生价值与拜金主义、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、传统道德与社会公德、领会法律精神与理解法律体系、树立法治理念与维护法律权威等基本知识,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、崇高的理想,做到知法、懂法、守法,增强法律意识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,价值观和世界观,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。

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,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现实的指导意义,为学生走向社会、从事社会实践,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。

学习国际国内的形势与政策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基本知识,要求立足校内课堂宣讲、校外实践、网络学习三位一体教学模式,帮助学生开阔视野,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,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。

2心理健康教育  主要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、大学生自我认识和发展、大学生人际交往、大学生的恋爱与性、大学生的情绪管理、大学生的价值观等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。

3国防教育  主要学习基本的军事理论军事技能,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,强化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观念,加强组织纪律性,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。

4)语文  主要进行读写能力文章阅读鉴赏应用文写作等的学习。提高学生阅读、理解、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人文素养,使学生掌握通知、计划、总结、毕业论文等常见的应用文写作知识。

5)体育与健康  主要学习大学生运动参与、运动技能、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体育运动常识,了解现代体育健身新观念,掌握科学健身方法,提高体育运动素养,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、健全的生理发展、良好的生活习惯、自我体能调配和健康指导能力。

2.选修课

主要开设美育、职业素质养成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、创新创业教育(专业导论)等选修课程,拓展学生在审美鉴赏、职业素养、人文礼仪、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培养。

(二)专业课程

1.专业基础课

1汽车材料

课程主要内容主要讲授汽车工程材料、汽车运行材料等知识。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、有色金属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、非金属材料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,汽车燃料、汽车润滑材料、汽车工作液、汽车轮胎、铸造、锻压、焊接、金属切削加工等知识。

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,学生能初步认识材料的性能、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用途;通过典型材料的分析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

技能要求正确选择汽车燃油、润滑油及防冻液,并解释其牌号;在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,正确选择汽车工程材料。

2液压与气动技术

课程主要内容:本课程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部分。讲授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、基本元件、基本回路、典型系统及一般气、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。

教学目标:通过学习加强了解气、液压元件的结构、原理及使用,提高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
技能要求:能读懂简单的机电设备液压、气压基本回路图,会分析、判断和检修

2.专业核心课

1发动机构造与维修

课程主要内容: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,曲柄连杆机构、配气机构、燃料供给系统、冷却系、润滑系等各个机构系统的结构组成、工作原理,以及正确的安装、调整、使用、维修知识。

教学目标:通过该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理论知识,熟练掌握发动机基本结构,发动机的工作原理;掌握气门间隙、点火时间、供油时间检查调整的方法;掌握气缸测量的方法;活塞及活塞环的正确选配方法;掌握油泵调试技术;培养学生对发动机工作性能听诊、分析、判断的能力;对发动机常见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排除;学会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基本检查、调整、装配、调试能力。同时,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常用工具、量具的正确使用及选用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维修技能,为从事汽车行业工作奠定基础。

技能要求:能正确拆装汽车发动机;会检查调整气门间隙、点火时间、供油时间;会进行气缸的测量并修理;会进行活塞的选配并能正确安装更换活塞环;会调试柴油机高压油泵及喷油器;并会排除发动机的常见故障。

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

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底盘传动系、行驶系、转向系、制动系等各系统的组成、结构和工作原理,以及正确的安装、调整、使用和维护知识。

教学目标:通过该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、动力传递路线;离合器、变速器、驱动桥的结构原理,检查调整方法;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检查、调整方法、离合器故障分析排除的方法;制动间隙的检查调整、制动系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;培养学生的实际维修技能和动手能力;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;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维修能力和故障排除的能力。同时,为也为学生后续的汽车装配技术、汽车制造技术奠定基础。

技能要求:能熟练拆装汽车轮胎;会检查调整离合器自由间隙和踏板自由行程;会检查调整制动间隙;会排除离合器、制动系故障;会正确拆装汽车驱动桥并正确调整驱动桥啮合印痕、啮合间隙、轴承预紧度等;会维修、排除汽车底盘故障。

3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

课程主要内容: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、工作原理及使用、维护、修理以及故障诊断分析思路等相关理论知识。汽车发电机的原理、蓄电池的基本原理、蓄电池的使用维护;电压调节原理及硅整流发电机检修维护、电源系电路连接;汽车起动系的组成原理、起动机的结构原理及维护、起动电路的连接;汽车点火系的组成、分电器的结构原理、点火线圈及点火控制电路、汽车照明、信号、仪表及报警系统电路连接以及常见故障排除。

教学目标:通过该课程学习,使学生掌握电器设备的功用、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;掌握电器设备的使用、维护与修理知识。正确连接汽车电源电路、起动电路、点火电路、照明、仪表电路等,并会进行电路故障的诊断;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、操作汽车电器检测设备、测试仪表;初步培养学生对汽车电器设备拆装与维修、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。

技能要求:能熟练连接汽车电源电路、起动电路、点火电路;照明、仪表电路等,会维护汽车电器设备,能读懂汽车电路图;会检查汽车电路,会诊断、排除汽车电路故障。

4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

本课程介绍发动机检测技术、底盘检测技术、整车性能检测技术、电控系统检测技术和汽车检测站等基本知识,并对灯光检测、四轮定位技术等各专项检测所使用检测设备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检测项目、检测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解和系统介绍。

通过该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,了解汽车检测线。掌握汽车四轮定位技术、灯光测试、轮胎平衡测试、烟度测试、各种传感器、执行器等汽车检测技术;进一步掌握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技术,强化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5汽车电子控制技术

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、底盘各系统的电子控制原理及现代汽车的电子控制功能。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技术、ABS系统、电控助力转向系统、电子控制悬架系统、安全气囊及汽车巡航控制技术及汽车常用传感器、执行器、电子控制单元的结构原理及检修。

通过该课程的学习,学生掌握汽车电控技术基本原理,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新技术、新技能。掌握常用传感器、执行器检修的方法,学会使用解码器、示波器;学会故障码读取与清除方法,学会利用故障码分析排除故障,学会利用汽车波形图分析故障的方法,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检测设备对电控汽车进行故障诊断能力。

6新能源汽车技术

课程主要内容:讲述混合动力汽车、纯电动汽车、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基本理论,掌握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原理、使用维护及维修保养方面的知识。

教学目标:通过该课程的学习,学生掌握汽车动力电池的正确使用及维护,掌握混合动力汽车、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,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,重点是电动汽车的控制原理、使用维修、检测调整及故障诊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。

技能要求: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正确使用、正常维修保养

7)汽车保养与维护

课程主要内容: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维修保养企业工作流程、基本保养项目、维修保养技术规范、基本技术方法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。

培养目标:通过学习,培养学生对整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、对汽车各机构系统进行维修保养的能力,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企业的一般工作流程、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,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。

技能要求:能对汽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,具备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。

3. 专业选修课

本专业主要开设汽车营销汽车美容与装潢技术等拓展学习课程,提升学生职业素养,拓展学生职业技能,拓宽学生就业创业渠道。

(四)实践教学

1.跟岗实习

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的基础上,组织学生选择目标岗位进行跟岗实习,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各项技能,并将各项技能串连起来形成职业岗位能力,以缩短进入实际工作岗位的时间,增强就业能力。

2.顶岗实习

学生在跟岗实习的基础上,与目标单位签订就业协议,以实习的方式就业,以就业的方式实习。实习过程中根据所学专业的主要知识和培训技能,结合生产经验和实习体会撰写毕业论文,毕业前回校进行论文答辩。

、学时安排及要求

本专业全学程总学时数为2630学时,其中集中学习1300学时,实践实习1300学时;其中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为25%;专业课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25%;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%,实践教学学时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50%。

课程学时一般以18学时计1个学分,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以每周计1个学分。本专业毕业总学分137分,其中公共基础课36分,专业课36分;选修课7分,实践教学(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)66分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附表3

附表3 教学活动时间分配

教学活动

周数

学时

学分

A

B

C

D

E

F

集中教学周数

80

1300

71

20

20

20

20

0

0

入学教育

1

10

1

1

 

 

 

 

 

职业技能鉴定

1

10

1

 

 

 

 

1

 

岗实习

20

650

33

 

 

 

 

20

 

岗实习

20

650

33

 

 

 

 

 

20

毕业教育

1

10

1

 

 

 

 

 

1

合计

120

2630

137

20

20

20

20

20

20

 

教学进程总体安排

本专业主要教学活动包括入学教育、集中学习(课程教学)、实践实习(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)、职业技能鉴定和毕业教育等。要求学生在第1~2学年每个学期执行“2+3”分段制教学模式,理论教学2个月、实践教学3个月,第3学年在企业开展“现代学徒制”或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。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附表4

实施保障

(一)师资队伍

1.队伍结构

具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和年龄梯队结构。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:1,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60%。

2.专任教师

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本科及以上学历;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;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,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;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。

3.专业带头人

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能力突出,教学改革和创新意识强,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发展态势;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,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,在本区域或本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。

4.兼职教师

主要从汽车相关企业、行业聘任能工巧匠、工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,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、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,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,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技术职称,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、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等专业教学任务。

(二)教学设施

1.专业教室

应满足电源、光照、温控、安全条件,配置课桌、黑板、基本教具、网络接口或网络环境。安装应急照明装置,并保持良好状态,符合紧急疏散要求、标志明显、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。

2.校内实训基地

应具有发动机拆装底盘拆装汽车电控汽车检测、汽车美容与装潢等校内实训室和汽车维修等生产性实训基地。每个校内实训室应具有满足约30人完成实训任务必备的场地,设备设施完备、数量足够,装备达到实际岗位配备的先进平均水平;专业课实开出率达95%以上。

3.校外实习基地

应具有保证学生实习、工作、学习和生活的设施设备,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兼职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;基地规模与接受学生规模相适应,实习管理制度健全,学生安全保险有保障;要求选择相对稳定的汽车销售与服务、汽车维修等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,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。

4.信息化教学条件

具有满足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条件,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较好的互动教学平台、网络学习平台和数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,创新教学方法,、提升教学效果。

(三)教学资源

1.教材配备选用要求

建立由任课教师、专业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,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审批制度,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,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。要紧跟行业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修订建设新教材,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,突出实用性、前瞻性和灵活性,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
2.图书文献配备要求

配备能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、教育教学、专业建设、科学研究和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图书文献,方便师生查询、借阅。其中专业类图书文献应突出政策法规、职业标准、专业技术、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图书等。

3.数字资源配备要求

建设和配置与本专业相关的一定数量的多媒体素材(如图形/图像、音频、视频和动画)、数字化教材、虚拟仿真课件、精品资源共享课、慕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,支持使用网络共享优质课程教材和专业教学资源库,要求种类丰富、形式多样、使用便捷、动态更新、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要求。

(四)教学方法

本专业教学组织以应职岗位的人才规格为目标,突出能力培养,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。

公共课由于理论性强的特点,教学组织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需求,认真做好各门课程的教学设计。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,如案例分析、直观演示、现场教学、小组讨论、作业练习和社会实践等,突出课程内容的“必需、适用和实用”。要充分关注学生在思想、情感、兴趣、习惯、品质、意志、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培养,促使其职业素养达到从事相应职业岗位(岗位群)工作所必需的要求和标准。

专业课由于实践性强的特点,教学组织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,突出知识性、实践性和职业性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。要改变以书本、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,扭转“理论灌输多、实操实训少”的状况,普及项目教学、情景教学、模块化教学等方式,努力做到课程教学与实训实习相融合,让学生置身于现场工作情景、模拟场景及仿真环境中学习,体现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。

实践教学有集中实践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种形式。集中实践应依据实训条件将课程实训项目融入生产性实训基地,集中进行强化训练,根据教学进程,可全部集中或以周为单位分散,适时安排,精心组织。具体安排时要充分利用实训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专项技能培训,让学生在实践中多做,反复做,促使其把主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,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;跟岗实习、顶岗实习的重点是对学生就业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,应在学完全部课程的基础上,组织学生选择目标岗位进行师徒制培养和训练。要求联系学生满意的实习单位,立足岗位实践,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、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做法,着力加强学生爱岗敬业、艰苦创业和技能就业的教育和培养,不断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,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拓展课程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,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选择学习,所得学分可以置换除专业核心课之外的其它课程学分。

(五)教学评价

本专业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人才培养目标,以专业教学标准、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、实践教学标准等为依据,采用理论性评价与实践性评价相结合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、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,建立教师、学生、学校、行业和企业等多元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。

1.教师评价  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,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纪律、学习态度、学习效果进行评价,并记录在册最终按照50%的比重计入学期成绩。这样做既能提高教师教学管理的有效性,又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
2.学生评价  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,就自我学习纪律、学习态度、学习兴趣、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进行全方位自我评价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,通过座谈交流、问卷调查等形式,帮助学生健康成长。

3.学校评价  依据学院课程考核和实习管理办法,通过期末考试、结业考试、毕业论文(设计)和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,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水平进行终结性考核,以考核结果来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。

4.行业评价  落实职业教育“1+X”证书制度。依据就业岗位准入制度,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证考试,用证书取得来检验评判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,促使学生实现与就业岗位的无缝接轨。

5.企业评价  按照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,学生的顶岗实习主要依靠实习企业评价来完成。要求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表现、技能水平和岗位能力予以客观评价。通过企业评价结果可反过来促进学校对学生评价标准的调整。

(六)质量管理

1.学院、系(部)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,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,完善专业教学标准、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、顶岗实习标准、课堂教学组织、专业教学评价、专业调研分析、课程标准更新、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建设,通过教学实施、过程监控、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,达成人才培养规格。

2.学院、系(部)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,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,定期开展专业建设评价、课程教学研讨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,建立健全巡课、听课、评教、评学等制度,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,严明教学纪律,强化教学组织功能,定期开展公开课、示范课等教研活动。

3.学院、系(部)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,并对生源情况、在校生学业水平、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,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。

4.系(部)和专业带头人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, 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十、毕业要求

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,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,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方可毕业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37学分(公共课36学分,专业课36学分,实习及其它65学分);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大赛获奖:国家级计6学分,省级计4学分;取得汽车维修工等职业资格证书每证计1学分;经学习获取的机动车驾驶证计4学分,可以置换除专业核心课之外的其它课程学分。

 

表4 教学进程总体安排

课程

类别

序号

课程

代码

课程名称

授课

时数

学分

考核方式

授课形式

1

2

3

4

5

6


公共

基础

课程

650学时

 

占总学时25%

必修

课程

1

 

思想政治理论课

240

13

采用问答笔试作业及平时考勤等多种形式完成

60

60

60

60

实践教学(现代学徒制)

实践教学(现代学徒制)

在线学习

2

 

心理健康教育

30

2

 

30

 

 

在线学习

3

 

国防教育

30

2

30

 

 

 

在线学习

4

 

语   文

60

3

30

30

 

 

在线学习

5

 

体育与健康

240

13

60

60

60

60

贯彻于企业实践

限定选修  课程

6

 

美   育

30

2

 

30

 

 

在线学习

7

 

创新创业教育

(专业教育报告)

20

1

20

 

 

 

集中讲授

专业

课程

650学时

 

占总学时25%

基础

课程

8

 

汽车材料

40

2

40

 

 

 

集中讲授

 

9

 

液压与气动技术

40

2

40

 

 

 

核心

课程

10

 

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

90

5

 

90

 

 

11

 

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

90

5

 

 

90

 

12

 

汽车电器

40

2

 

 

40

 

13

 

汽车电子控制技术

80

4

 

 

80

 

14

 

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

80

4

 

 

 

80

15

 

新能源汽车技术

40

2

 

 

 

40

16

 

汽车保养与维护

40

2

 

 

 

40

选修课程

17

 

汽车营销

30

2

 

 

 

30

 

 

18

 

汽车美容与装潢技术

30

2

 

 

 

30

 

 

企业定制课程

19

 

企业生产安全

30

2

30

 

 

 

 

 

合作企业

集中培训

20

 

职业素质养成

20

1

 

20

 

 

 

 

实践

教学

1300

学时占总学时50%

跟岗实习

650

33

 

 

 

 

 

650

 

现代学徒制或企业新型学徒制

顶岗实习

650

3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650

现代学徒制或企业新型学徒制

学时合计

2600

137

 

310

320

330

340

650

650

 

其它

入学教育

第1学期

职业技能鉴定

(1+X证书制度)

第5学期

毕业教育

第6学期

备注

课程以周为单位集中教学